<strike id="8amkk"></strike>
<strike id="8amkk"><input id="8amkk"></input></strike>
<fieldset id="8amkk"></fieldset>
<strike id="8amkk"></strike>
<ul id="8amkk"><sup id="8amkk"></sup></ul>
    新聞資訊 News
    來源:四川日報??8月19日,記者從省政府安辦獲悉,自7月19日省政府安委會要求在全省范圍持續開展為期半年的安全生產大檢查以來,目前全省各級各地共組織安全生產檢查組1.12萬個,檢查企事業單位4.24萬家,打擊非法違法、整治違規違章行為8.9萬余起,處罰款1437萬元。??此次大檢查范圍覆蓋全省各地、各行業領域、各企事業單位和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檢查了各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安全風險管控情況,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應急管理情況等;各單位及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重點任務進展情況,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情況,安全防范制度措施落實情況等。??大檢查以來,各地各部門在省政府安辦的協調下,以問題為導向,與嚴格執法相結合,采取明察暗訪、突擊檢查、綜合督查等多種形式對非法違法行為和重大安全隱患“零容忍”。據最新統計,全省在大檢查中已排查安全隱患4.72萬項、整治4.41萬項,118家企業停產整頓,關閉取締企業337家,暫扣吊銷證照217個。??下一步,省安委會將繼續組織綜合督查組,適時對各市(州)開展督導檢查,對自查自改不認真、隱患整治不徹底,大檢查責任不落實、組織不得力、執法不嚴格的,將嚴肅追究企業和有關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負責人責任。
    發布時間: 2018 - 08 - 20
    瀏覽次數:106
    來源:四川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本網訊  8月14日,全省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暨上半年建筑業發展形勢分析會在德陽召開,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樊晟、德陽市副市長徐光勇出席并講話。會議總結了上半年全省建筑市場運行情況,安排部署了下半年建筑管理工作。??樊晟指出,要加快建筑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一是準確把握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找準短板弱項,創建和完善制度環境,全面推進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形成產業規模大結構優、企業實力強效益好、行業科技創新強貢獻大、工程質量好事故少的支柱產業。二是堅持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正確路徑,深化建筑業“放管服”改革,創建和完善制度環境,加快轉變建設組織模式和建造方式,更加突出建筑經濟發展質量,解決建筑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完善的問題。三是樹立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在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過程中,建筑業必將承擔起越來越重要的任務,為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和外部條件,為建筑業轉型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發展空間。??樊晟強調,要突出工作重點,全面完成今年目標任務。一是全面推行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要按照廳里統一部署和安排,建立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工作機制和推進機制,切實落實好承包企業對所承接工程項目的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的主體責任。二是扶持企業做優做大做強。下大力改變我省建筑業企業以房屋建筑為主的產業結構,鼓勵和引導企業向國...
    發布時間: 2018 - 08 - 16
    瀏覽次數:107
    來源:四川在線??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近日向媒體發布了2018年7月和1-7月空氣質量狀況。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7月全國空氣質量排名前20名的城市中,四川占據四席,分別是雅安、內江、德陽和綿陽,具體排名分別為第8名、第12名、第18名和第20名。??按照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有關要求,生態環境部在原有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基礎上,將排名城市范圍擴大至16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包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成渝地區、長江中游、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從7月起,生態環境部每月發布空氣質量相對較好的前20個城市和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后20個城市名單,每半年發布空氣質量改善幅度相對較好和相對較差的20個城市名單。??從2018年7月整體情況來看,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7%,同比上升5.1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8%;PM10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4%。??其中,四川的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7月我省空氣質量總體優良天數比例為91.9%,相比去年同期上升11.9個百分點,其中優為46.7%,良為45.2%。接下來,我省將繼續將成都平原地區大氣污染治理作為全省環保“一號工程”,全力攻堅,確保更多藍天。
    發布時間: 2018 - 08 - 16
    瀏覽次數:114
    來源:人民日報??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北京時間14日凌晨在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六十九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全體會議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我國的都江堰、靈渠、姜席堰、長渠4個項目全部申報成功。截至目前,我國已有17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項目,是擁有遺產工程類型最豐富、灌溉效益最突出、分布范圍最廣泛的國家。??據悉,都江堰是中國古代無壩引水的代表性工程,引長江支流岷江之水灌溉成都平原,目前灌溉面積1000多萬畝。靈渠位于廣西興安縣,是溝通長江流域的湘江和珠江流域的漓江的跨流域水利工程,兼有水運和灌溉效益,目前灌溉面積約6萬畝。姜席堰位于浙江龍游縣,渠首自衢江支流靈山港引水,利用河中沙洲建上下二堰引水,灌溉3.5萬畝農田。長渠位于湖北襄陽,是古代“長藤結瓜”式灌溉工程的典型代表,目前灌溉面積30多萬畝。??中國是灌溉大國,也是灌溉古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強“灌溉工程遺產保護”。灌溉水系是許多古城、古村鎮的重要環境保障和文化基因,科學保護灌溉工程體系、挖掘傳承區域特色水利歷史文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環節,研究挖掘其科學技術價值和歷史經驗,對當前水利建設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發布時間: 2018 - 08 - 15
    瀏覽次數:83
    來源:人民日報??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是土地利用的一大政策工具。這項政策在促進節約集約用地和城鄉統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為支持扶貧開發,增減掛鉤政策先后兩次拓展范圍,允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家級貧困縣,以及省級貧困縣的節余指標在省域內流轉使用,為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拓展了資金來源,有力推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促進了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區域均衡發展。??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將增減掛鉤政策再次“升級”,允許深度貧困地區節余指標跨省調劑。近日,自然資源部印發《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有關要求。運用這一政策要遵循哪些原則?節余指標如何使用和再分配?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工作小組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讀。??調出地區限定在“三區三州”及其他深度貧困縣??當前,脫貧攻堅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關鍵時期,為了集中力量幫扶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的調出地區限定在“三區三州”(即西藏、四省藏區、南疆四地州和四川涼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及其他深度貧困縣。根據經濟承擔能力,確定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山東8個省(市)為主要幫扶省份。??用好這一政策要把握哪些原則?該負責人強調,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由國家統一下達調劑任務,統一確定...
    發布時間: 2018 - 08 - 13
    瀏覽次數:77
    Copyright ?2018 - 2019 四川中洲嘉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計算服務
    地址:中國·四川·成都市武侯區西部智谷B區6棟2單元302室

    電話:028-6757 7286                     犀牛云提供企業云服務


    郵編:3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