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
??10月17日,在省紀委駐環保廳紀檢組辦公室,記者點擊“四川省環保廳電子政務綜合管理平臺”專網,進入“四川省環保專項資金項目管理系統”時看到,該系統對環保專項資金項目從申報到資金審批下達等全過程實施網上辦理,省紀委駐環保廳紀檢組人員全程動態監督。
??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環保專項資金項目是“兵器彈藥”。近年來,省環保廳黨組和駐廳紀檢組針對環保專項資金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由易到難逐層“剝筍”,從“源頭”環節嚴抓嚴管,逐步規范各環節的制度鏈條和監督“靶標”。
??資金申報
??從“面對面”到“上平臺”
??“從資金項目申報這一源頭環節嚴抓嚴管,可以防控不少廉政風險。”省紀委駐環保廳紀檢組組長張馨介紹,以前申報資金項目,項目業主到環保部門面對面“匯報”,以種種方式送“好處”。對此,環保廳黨組和省紀委駐環保廳紀檢組開發運用“四川省環保專項資金項目管理系統”,采取“互聯網+制度+監督”方式,管嚴卡死“項目申報”“專家審核”“部門會審”“資金分配”“項目實施”“績效評價”等關鍵環節,嚴格落實“平臺之外無項目”“體外循環要追責”等硬規矩,杜絕線下報送申報資料,使“管理系統”成為環保專項資金項目申報的唯一渠道。
??“再好的管理系統,沒有剛性制度作保障,也很難發揮應有效益。”省環境信息中心主任陳力介紹,近日省環保廳相繼印發《四川省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項目管理職責分工和運行流程暫行規定》《四川省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項目管理系統運行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進一步扎緊束權管錢的制度籠子。
??審批“權錢分離、互為制衡”的態勢也基本形成。今年6月,省環保廳對各市(州)上報的34個PPP項目實施“分權會審”“集體研判”,通過系統申報、專家評審、競爭性答辯等多個環節,最終遴選出10個項目,公示無異議、無投訴后,給予資金補助1.2億元。
??績效評價
??從“竣工驗收”到“動態評價”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環保資金存在專項資金撥付、地方承諾配套資金到位、資金執行率、項目實施進度等底數不清、調度不及時、跟蹤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在此背景下,省環保廳聯合省財政廳印發《四川省省級環保資金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四川省環境污染防治與自然生態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要求各市(州)在每季度第一個月的前15日內,報送上一季度項目實施進度。省環保廳還邀請專家組建聯合績效評價組,每年定期對環保資金項目實施情況開展專項核查、年度績效評價和綜合績效評價。
??去年,省環保廳聯合省財政廳對2015年以來省級重點區域流域污染綜合防治治理資金項目、2016年以來省級自然生態保護共47.5億元37個項目開展動態績效評價,對項目組織和實施較差的,采取通報約談、資金扣繳等方式,倒逼責任落實。省紀委駐環保廳紀檢組還先后兩次對沒有通過系統申報的上(廳黨組)會項目“叫停”。
??今年以來,省紀委駐環保廳紀檢組采取“列問題清單”“發點球”等方式,對項目申報質量不高的地方,要求強化精準監督,盯著問題抓落實。張馨說,下一步對環保專項資金項目的監督,要常到一線“摸信號”,不在辦公室“等警報”,引導黨員干部積極擔當作為,轉變工作作風,提高環保資金項目管理質效。